一、止觀即是定、慧兩種修行法門:
1.止:是修禪定,亦即訓練內心的專注力,並扶助一些粗煩惱,不單是佛教,各種宗教都有修止的方法,包括祈禱、念佛、數息法、持咒、誦經、禪坐等,認真練習,都可有一定效果。
2.觀:觀是觀照的智慧,這是佛教獨有的特色,不與其他宗教所共。有了定的功夫,在出定後,繼續對內在的身心或或外在事物作微細的觀察,以了解身心及宇宙的本質,由此解脫煩惱與輪迴之苦。修觀的方法亦有多種,包括五陰、十二入、四界、四諦、十二因緣等
二、靜坐是修行者經常採用的方法,透過靜坐,配合念佛、數息等修行禪定,亦可進一步修行觀慧。
三、佛教的修行法門有多種,在行住坐臥、舉手頭足、一呼一吸之間,隨時隨地都可修行,因此除了靜坐之外,尚有行禪、立禪、臥禪、生活禪、非靜坐時的念佛、持咒等多種修行方法。
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50606000015KK05617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.
對整體眾生而言 , 無明習性沒有止息的一天。

對個人精進而言 , 經過無量大劫 , 是有成佛涅槃滅息之日。

如何維持每日靜坐的習慣?

自我發心, 沒靜坐時亦要守意內觀 , 心不放馳, 強迫約束一個禮拜 , 通常會嚐到法喜的滋味 , 自然不喜染塵, 更不喜來知識賣嘴皮, 靜坐欲罷不能。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、勝妙正法及聖僧伽。

一、聲聞修或不修緣起佛理?
聲聞:聲聞弟子稱為「受渡者」他們必須受到佛陀之助才能覺悟。
所以是受到佛陀教導佛理才能覺悟。要修緣起。

二、緣覺聞或不聞四聖諦、八正道?
辟支佛,亦稱緣覺,佛滅後靠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者。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