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氣功相關 (1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我是一個情緒很容易焦慮,浮躁,心定不下來的人。以前的我,根本不知道什麼叫靜坐。我工作能力很強,可是回到家,常常心情很不好,甚至憂鬱。
家人很愛念我,又很會吵架,氣氛很糟糕。我很容易被家人影響。
雖然我常假裝很堅強,沒事,可是我自己覺得很不開心。因為我太緊繃了,這讓我變得很沒耐心,脾氣容易暴躁發火,我平常都是用壓抑忍耐,但是到了一個極點,很容易就會爆掉。

找過身心科醫師,可是能幫的很有限,就是開開藥,鼓勵你幾句,也不能幹嘛。
對我情感的焦慮症,憂鬱症,緊繃症狀,我是覺得幫助不大。
而且,我自己並不想當藥罐子,為了解決情緒問題,變成藥物依賴。我不喜歡這樣。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長期睡不好真得會讓人抓狂,我以前也試過練瑜珈、泡澡或是睡前我也沒有使用3c產品的習慣,但睡眠品質就是會不好,也是聽人家說靜坐可以改善睡眠品質,所以就去嚐試了。
第一次參加靜坐活動時,覺得還滿有趣的~~
吸氣、吐氣、吸氣、吐氣….
放鬆你的頭頂、放鬆你的肩、放鬆你的肚子、放鬆你的腳…..
吸氣吸到你的喉嚨…..吸氣吸到你的胃….吸氣吸到你的丹田…..
吸氣時想像你的丹田有一個太陽一直在發亮…..
吐氣時想像你的丹田的太陽光芒越來越大……
持續的放鬆、持續的做深呼吸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新頭殼newtalk


外傳是佛祖誕生地,同時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尼泊爾藍毗尼(Lumbini),也飽受空氣污染嚴重威脅,英國BBC報導,信徒到當地旅遊冥想時,甚至必須戴上口罩!

根據印度熱帶氣象研究所(Indi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Meteorology)與世衛合作的研究發現,藍毗尼當地的PM2.5數值比世衛安全指引高出10倍!以今年1月為例,PM2.5懸浮粒子含量為每立方米173.035微克,還比首都加德滿都的109.82微克多出許多。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指的是神性的我 在哪裡? 她很淘氣的躲藏好久 讓我都好久不見了 但我想現在她又出現了 而且是”灑在”我們瑜珈班每個同學的笑容上。

Lily 郭

感謝您們籌辦這次的活動。讓我們收獲非常多。瑜珈素食非常好吃。瑜珈老師好有愛心。教導也非常用心。從整個環境, Dada, Didi, 還有您們賢伉儷的種種… 真的感受到<愛無所不在>。也體悟到善的波流善的回應。再次感謝您們。認識並走入阿南達瑪迦。是我這生最大的福報。

孟蓁

短短三天感受到您們自然的真誠的接待與提領,我無所期待的去,不刻意經營,卻帶回許多年輕的友誼,非常奇妙。我想進一步了解阿南達瑪迦的緣起、內涵,找時間我會先翻翻書,想一想,再跟你們請教囉。
謝謝你們,愛無所不在,真好!

玉華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syviahsu
  • 之前連續好幾天靜坐時,各種念頭不斷進進出出,今天沒那麼多念頭,但偶然會有片段放空,放空-》回神,就這樣來來回回,時間就過啦! 哈哈! 散盤但腳還是一樣的麻~ 但身心還蠻舒服的!
  • 很好啊, 有趣的體驗.......

    其實, 靜坐體驗 每個人 每個時段 都有屬於自己當下的感受,

    無須預期靜坐結果或過程, 每次當作全新的開始, 自在放鬆,

    就會體驗自然而無壓力的靜坐, 體驗內在真實的一面......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很多人讀佛經根本沒抓重點.
比如楞嚴經卷五,卷六,有文殊菩薩代世尊評定,二十五位阿羅漢,跟大菩薩的修持方法,已評定戒律非究竟的修持方法,其中有一段
持犯但束身  非身無所束
 元非遍一切  云何獲圓通
這裡表示,戒律無法偏及一切處所,怎麼能得到圓通呢?

後來有講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,為諸法門第一.
這裡就很難懂,為何講耳根圓通,楞嚴經反而要推薦楞嚴咒?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沒感覺的快樂>>就是空性!

如六祖說的!能覺這世間一切都是假的
這念心就是真如!

如人飲水.
冷暖自知!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止觀即是定、慧兩種修行法門:
1.止:是修禪定,亦即訓練內心的專注力,並扶助一些粗煩惱,不單是佛教,各種宗教都有修止的方法,包括祈禱、念佛、數息法、持咒、誦經、禪坐等,認真練習,都可有一定效果。
2.觀:觀是觀照的智慧,這是佛教獨有的特色,不與其他宗教所共。有了定的功夫,在出定後,繼續對內在的身心或或外在事物作微細的觀察,以了解身心及宇宙的本質,由此解脫煩惱與輪迴之苦。修觀的方法亦有多種,包括五陰、十二入、四界、四諦、十二因緣等
二、靜坐是修行者經常採用的方法,透過靜坐,配合念佛、數息等修行禪定,亦可進一步修行觀慧。
三、佛教的修行法門有多種,在行住坐臥、舉手頭足、一呼一吸之間,隨時隨地都可修行,因此除了靜坐之外,尚有行禪、立禪、臥禪、生活禪、非靜坐時的念佛、持咒等多種修行方法。
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50606000015KK05617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.
對整體眾生而言 , 無明習性沒有止息的一天。

對個人精進而言 , 經過無量大劫 , 是有成佛涅槃滅息之日。

如何維持每日靜坐的習慣?

自我發心, 沒靜坐時亦要守意內觀 , 心不放馳, 強迫約束一個禮拜 , 通常會嚐到法喜的滋味 , 自然不喜染塵, 更不喜來知識賣嘴皮, 靜坐欲罷不能。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、勝妙正法及聖僧伽。

一、聲聞修或不修緣起佛理?
聲聞:聲聞弟子稱為「受渡者」他們必須受到佛陀之助才能覺悟。
所以是受到佛陀教導佛理才能覺悟。要修緣起。

二、緣覺聞或不聞四聖諦、八正道?
辟支佛,亦稱緣覺,佛滅後靠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者。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跟對師父上天界
跟錯師父下..................




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應是[阿毗達摩]論的用語...

雖然也是佛學知識...但主要還是與禪修的覺知內容相應的用語.

一般老師如果用文字解釋去教學...很容易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的.

文字解釋如下;

文章標籤

constao5mn1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